仁王霽色图
谦斋郑敾 – 山水之外,拥抱现实的眼眸
自画像静静投射目光的对面,雄伟山势在雾霭中若隐若现。那里悬挂着谦斋郑敾的代表作《仁王霁色图》。这幅仅用浓墨与淡墨构成的山水画,如同风过留痕的余韵,在郑敾笔端活灵活现。
郑敾开创了朝鲜后期山水画的新路。此前的山水画依托中国画风描绘理想境界,而他将亲眼所见、亲身体验的朝鲜江山绘入画幅。他的真景山水以现实为基础,而非观念。通过直接登山写生的态度,他用朝鲜人的眼光描绘朝鲜的土地。
《仁王霁色图》是其代表性成果。这幅画捕捉了雨刚停歇的瞬间,仁王山上的雾霭与风的流动,以郑敾特有的克制笔触和富有速度感的墨色运用,呈现出生动的律动。这不是简单的风景,而是自然与情感交融的空间。郑敾将山水从背景提升为主角。
他虽是宫廷画员,但更接近艺术的真实性而非权力。出身两班贵族,却将目光投向包含民众生活的风景,通过水墨这一手段如诗般描绘日常景致。
海南的自然与郑敾的视线虽未直接相触,但根源有着共同精神:对实景的敬畏,以及通过自然进行的自我反省。
现在我们站在尹斗绪的自画像面对郑敾仁王山的场景前。两位画家无言相视,连接着现实与内心、人物与风景这两个世界。笔法不同,视线方向各异,但他们想要触及的地方相同。
水墨不是模仿形态的艺术,它是情感与哲学,是观照世界的态度。郑敾在其中找到了韩国山水的面貌,以画笔树立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品格。
现在,在海南我们再次发问:我们凝视的自然是怎样的面容?我们将如何记忆它,用怎样的眼光描绘它?谦斋郑敾静静回答:"只需,用你的眼光去看。“